泰北大谷地華人難民村教會˙附設恩惠小學簡介2011/11
大谷地村持續有難民擁進來,總人口已超過二萬人。完全沒有任何身份的家庭,從2007年之前統計的500戶,已成長到2009年1月2300戶(每戶7-12人)。這2300戶如何生活呢?父母白天要做工,孩子就留在家中,若有年紀較長的孩子,有的就送去泰文的學校,有的送去中文的學校,如果家中有3個孩子,都要送去泰文學校就很麻煩。
在泰國,有公民身份的學生,從國小到初中是免學費的;如果是難民身份,就要付學費。公民看病只要30元,難民要全額付費。所以這些家庭的開支加上教育費及醫藥費,生活就非常困難。
在泰國,有公民身份的學生,從國小到初中是免學費的;如果是難民身份,就要付學費。公民看病只要30元,難民要全額付費。所以這些家庭的開支加上教育費及醫藥費,生活就非常困難。
他們住的房子,向本地財主劃一塊地,要分期付款取得。泰國政府對難民非常恩慈,只要住下來,就不會追趕他們,但是不可遷徙,只能留在原村莊中討生活。有這樣家庭背景的孩子很多,我們經常出去調查,在我們村莊有8000名孩子,初高中生有1500名,小學生約有4000名,都留在村內,沒有上學的孩子非常多。
本來我們在1997年,想著如何幫助一些流浪的孩子,一開始,我們找一些人做助學金的工作,做了兩年後,發覺有需要的孩子越來越多,而受到資助的孩子有限。於是開始有了異象,不如辦一間學校,直接幫助這些孩子。
就在2004年,正式開始了恩惠小學的工作,約有75名孩子報名上學,2007年學童有235名,並非完全免費,但是學費很低(不到村裡的其它學校四分之一),而校方仰賴奉獻及贊助佔百分之二十,以維持供應老師的經費。
就在2004年,正式開始了恩惠小學的工作,約有75名孩子報名上學,2007年學童有235名,並非完全免費,但是學費很低(不到村裡的其它學校四分之一),而校方仰賴奉獻及贊助佔百分之二十,以維持供應老師的經費。
以下照片是2008/02拍攝的學生照片
孩童人數不斷增加,每學期新來報名的有200~300多人,只能收45名孩童,教室空間含課桌椅只能容納45名學生,但是我們想要幫助更多的孩子,就有一個異象,在2008 年4,5月之前建九間教室,可多幫助375至400個學童學習的教室,完工使用後2009年學童有528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