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2014起泰北大谷地教會&恩惠中學逐年建設次序

四月中泰北大谷地教會的李天壽牧師夫婦來台會面傳遞當地需要
1. 討論目前空地有限,學生無活動空間及設施,經常吵架鬧事問題:
建議在二棟校舍頂樓架設3.5米圍籬,提供學生除了平地廣場,多一個選擇,並採購棋藝,羽球,桌球等用具,經費考慮15萬泰銖內完成
2. 討論教會建堂需要:提供二樓500人聚會空間及一樓提供大型活動和節期佈道和婚喪等多功能活動中心,三樓主日學教室,同時作為滇緬宣教中心教室兼宿舍,整體建堂經費需求<400萬泰銖+設備50>, 
建議分年達成150,150,150,目前已有40,也就是今年缺110萬元
3. 教室需要:共需要31間普通教室,三間才藝教室,五間辦公室,一間圖書室,一間印書室,二間倉庫,且按規定每24名學生一間廁所,共需52,目前有26間教室20間廁所,2間辦公室,如何解決
建議:拆除舊會堂改建三層樓教室+廁所,屋頂為活動空間

我們同意支持下列逐年建設次序
1.頂樓改為活動空間: 現有二棟校舍頂樓做圍籬建設, 桌球等活動設施採購
2.教堂第一期興建工程: 三層樓的地基, 一樓隔成三百人會堂+六間教室+廁所<六間教室可先滿足這兩年課室需求,以便進行拆除舊教堂改建教室所需時間>
3.拆除舊教堂改建教室樓第一期: 建四層樓地基, 一樓和二樓教室, 廁所
4.拆除舊教堂改建教室樓第二期: 三樓和四層, 及頂樓活動空間, 廁所
5.教堂第二期興建工程二樓和三樓

我們禱告神
1.在2014年六月奉獻三十萬元建設經費<其中十萬元作為頂樓活動空間>
2.在2014年十二月奉獻三十萬元建設經費

3.所以頂樓活動空間現在就可先建設, 同時預備教堂第一期興建工程

請您用禱告和奉獻支持

奉獻:台灣陽明山郵局活儲
抬頭:台灣信義會陽明山錫安堂
帳號:00022450146621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2011年11月製作的大谷地村恩惠學校簡介<二>

2011年11月製作的大谷地村恩惠學校簡介<二>

  20092月開始另一棟教室建設,再增加15間教室,已於20105月完工啟用



可以讓難民的孩子教育能延長到初中,這樣就能提供從幼稚園中班到國三每個年級二班的教室,同時可以讓900-950個孩子接受教育,並且是在基督教會提供的環境下成長,有機會從小認識福音。2011年05月學生人數已達到845人)
                    以下照片是2011/02拍攝的學生照片

   這個學校除了幫助難民、貧困的孩子透過識字脫貧之外,我們更盼望福音進入他們的家庭。

   我們一方面開始幫助附近其他的教會,另有一項目標,將來差派同工進入城市延續牧養的工作,我們有如此的ㄧ異象,也朝著這個目標進行。請您為我們禱告!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2011年11月製作的大谷地村恩惠學校簡介<一>

以下是2011年11月的簡介<一>

泰北大谷地華人難民村教會˙附設恩惠小學簡介2011/11
大谷地村持續有難民擁進來,總人口已超過二萬人。完全沒有任何身份的家庭,從2007年之前統計的500戶,已成長到200912300戶(每戶7-12人)。這2300戶如何生活呢?父母白天要做工,孩子就留在家中,若有年紀較長的孩子,有的就送去泰文的學校,有的送去中文的學校,如果家中有3個孩子,都要送去泰文學校就很麻煩。

在泰國,有公民身份的學生,從國小到初中是免學費的;如果是難民身份,就要付學費。公民看病只要30元,難民要全額付費。所以這些家庭的開支加上教育費及醫藥費,生活就非常困難。

他們住的房子,向本地財主劃一塊地,要分期付款取得。泰國政府對難民非常恩慈,只要住下來,就不會追趕他們,但是不可遷徙,只能留在原村莊中討生活。有這樣家庭背景的孩子很多,我們經常出去調查,在我們村莊有8000名孩子,初高中生有1500名,小學生約有4000名,都留在村內,沒有上學的孩子非常多。
本來我們在1997年,想著如何幫助一些流浪的孩子,一開始,我們找一些人做助學金的工作,做了兩年後,發覺有需要的孩子越來越多,而受到資助的孩子有限。於是開始有了異象,不如辦一間學校,直接幫助這些孩子。
就在2004年,正式開始了恩惠小學的工作,約有75名孩子報名上學2007年學童有235,並非完全免費,但是學費很低(不到村裡的其它學校四分之一),而校方仰賴奉獻及贊助佔百分之二十,以維持供應老師的經費。


以下照片是2008/02拍攝的學生照片
孩童人數不斷增加,每學期新來報名的有200~300多人,只能收45名孩童,教室空間含課桌椅只能容納45名學生,但是我們想要幫助更多的孩子,就有一個異象,在2008 45月之前建九間教室,可多幫助375400個學童學習的教室,完工使用後2009年學童有528

大谷地村2007年推動興建第一棟新校舍

泰北  大谷地村  恩惠中學
舊有校舍 & 2011整修開放空地
當時有三個班和一間辦公室&一間儲藏室

推動興建第一棟新校舍
2007/10/28開工禮拜
2008/04/06完工禮拜
2008/05開始使用,共三層各三間
經費約一百五十萬元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泰北 清邁省 大谷地村 簡介

泰北  清邁省  大谷地村  簡介
地理位置
大谷地村位於泰國最北端
距離緬甸3公里 ,離清邁約130公里 
人口
2007年時村莊2500戶口,分六個組(),約10000人左右。
2011年人口因緬甸連年戰亂,難民持續湧入,已突破20000萬人。
百分90的人為中國雲南逃難過來的人,其外百分之十是傣族,泰族和一些少數民族。
信仰
基督徒約佔5%
其他大都為佛教及道教。

居民現狀
Ø 身份
2007年村裏在10000人中,有合法身份證的不到1000人,多數屬於難民,難民只可留在村裏,不可外出。如果外出會被抓去坐牢。
今日因與中國大陸經貿需求,需要更多會泰文與中文者,才有條件開放更多名額。
Ø工作
沒有公民証難民的生活,只可在本村找出路,
村裏的工作極少,主要為耕地,種玉米,稻米,花生
也有一些建築,靠這些工作來維持生活,每天為了解決三餐,必須早出晚歸,才可勉強維生
Ø居住
居住的問題,多數和一些地主分期付款,低價高賣,許多年還是欠債,有的可能一輩子都無法付清。
Ø教育
難民的孩子,政府許可讀泰文,但也必須有經濟支援,如果沒錢也是無法受教育
因父母無法負擔學費,就算父母有心,許多孩子還是無法受教育

另外,村裏隨處可見到處流浪的孩子,其中有些人因無身份,時時懼怕警察來抓,每天在恐懼中度日,時時躲避政府搜查。